有的宝宝看到可怜的小动物,或者同学受伤之类的都会各种紧张,这样的宝宝比较有同情心,而有些宝宝则没有什么同情心,这可能会导致宝宝以后性格扭曲之类的,家长需要及时发现才行,接下来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宝宝同情心的相关情况吧。
宝宝的同情心是可以培养的,那么如何培养宝宝的同情心呢?
通过故事引导孩子理解他人的感受。3~7岁的孩子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,开始能够理解他人的情绪、情感。一个6岁的孩子,已经能够使用自己所掌握的词汇来描述情感与情绪。
所以,当给孩子讲生动的童话故事时,我们不妨和他多交流一些情感方面的内容。例如《白雪公主》中的皇后为什么会嫉妒白雪公主等等,通过这样的提问和引导,孩子便学会思考,并学会理解他人的感受。注意有些家长比较关注孩子的智力培养,而忽视良好个性的培养。在和孩子进行亲子交流时,父母缺乏有效的交流技巧和方式。久而久之,孩子就对人交往变得冷淡、漠然。
大多数孩子都是有同情心的,那么孩子应该有怎样的同情心呢?
让孩子做小动物的“爱心大使”。孩子天生就和小动物有一种亲密感,所以,我们不妨在家建立一个动物饲养角,饲养一些容易存活的小动物,比如小乌龟、金鱼、泥鳅、蚕宝宝等等。让孩子天天给小动物喂食,并做好观察日记。
一旦小动物有异常现象,孩子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网上查资料、自己查书解决问题。这样既培养了孩子的观察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,又培养了孩子的爱心、同情心和责任感。
宝宝的同情心可以适当培养,那么怎样培养宝宝的同情心呢?
每个父母都会有做错事的时候,这时最好的方法就是诚恳地向孩子道歉。这样孩子自身的内省力以及对他人的感受力和同理心就会大大增强。当宝宝和其他的小朋友在小区玩耍打闹“闹别扭”的时候,不要立即和他们讲道理,而是先要让宝宝们分开冷静一段时间,然后再进行“换位思考”的教育,下一次再遇见的时候,宝宝也许就会变乖很多。
还有就是一起和孩子看他喜欢的故事书,一起讨论故事书中的故事内容,对于孩子喜欢的“朋友间玩耍”的故事,可以和孩子一起扮演角色玩游戏,然后针对故事提出问题,增强宝宝的故事联想性。
幼儿有同情心是有表现的,那么幼儿有同情心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呢?
儿童开始理解他人复杂的情感,以及产生这些情感的原因,同时对道德规则的学习和掌握让他们感到自己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。随着感悟和认知能力的完善,他们渐渐能区分他人精神痛苦的不同表现,并开始注意按照别人的需要,开始调整自己的同情行为。
在9~10岁的时候,儿童的同情心从认识的或直接看到的人身上扩展到陌生人身上,这个阶段在心理学上被称作抽象同情心阶段。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对处于劣势的人,无论是否生活在同一社区或同一家庭,都能表示同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