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于孕妇和胎儿来说都是比较危险的,尤其是怀孕晚期的时候,女性很容易因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出现难产的危险情况,因此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最好及时处理,接下来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吧。
妊娠期也是可能会得高血压的,那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类及临床表现是什么呢?
妊娠期高血压是指在妊娠期出现的血压升高(≥140 /90mmhg)。根据血压升高的时间不同,可以分为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(在妊娠20周之前出现的血压升高)和妊娠期的高血压疾病(妊娠20周以后出现的高血压),以及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。
妊娠期的高血压又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,分为妊娠期高血压,子痫前期和子痫。如果血压升高伴有尿蛋白阳性,血小板减少,肝功能受损(持续性的右上腹或上腹疼,转氨酶升高),肾功能损害(血肌酐升高),肺水肿(胸闷,憋气以及不能平卧。)或者头疼,头晕,恶心,视物模糊等症状时称为子痫前期。如果病情进一步加重会发生抽搐,也就是子痫,是妊娠期高血压非常严重的临床表现。
妊娠期高血压可能导致其他并发症,那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风险指数多少呢?
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标准是,妊娠20周前血压不高,妊娠20周后血压升高达140 /90mmhg以上,尿常规尿蛋白0.3g/24小时及以上。在高血压的基础上出现脑、心脏、肝脏、肾脏、水肿等疾病,或者胎盘早剥、凝血功能障碍这些症状等。一旦出现浮肿、蛋白尿、头痛、头晕、视物模糊等症状需要及时住院治疗。
在门诊产检时候,也会有一些预测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的检查。比如子痫前期筛查、妊高症检查等等。对于预测发现高危人群需要采取有效预防措施,及时给予控制和指导,防治并发症和母婴不良结局发生,这对于降低母婴死亡率,提高母婴安全有重要意义。
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不止一种,那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类有哪些呢?
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为五大类。第一类:一般的妊娠期高血压,20周后首次出现血压超过140/90mmhg,而且尿蛋白是阴性,产后12周血压恢复正常,一般在产后才会诊断这个疾病;
第二类:子痫前期,血压升高同时伴有尿蛋白阳性,可能伴有上腹痛、头痛、视觉障碍等等;
第三类:子痫,在第二类的基础上出现了抽搐,但是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;
第四类: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,高血压孕妇在20周前尿蛋白阴性,20周后出现尿蛋白阳性;
第五类: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,怀孕前就有高血压,但妊娠期无明显加重;或孕20周后首次诊断高血压并持续到产后12周后。
妊娠期高血压随着孕期会不断变化,那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什么呢?
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两个方面:一个是全身小动脉痉挛。其包含子宫血管痉挛、脑部血管痉挛、心脏血管痉挛、肾脏血管痉挛、眼底小动脉痉挛。它主要是由于升压系统和降压系统平衡失调,血管壁对某些升压物质比如血管紧张素2的反应性增强,从而使全身小动脉,特别是直径在200微米以下的小动脉发生痉挛,导致各器官供血不足,外周阻力增高,产生高血压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。
还有一个是水钠潴留。可能是由于肾小球滤过率减少,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增加,钠离子周游于细胞外而引起水肿。而肾上腺皮质激素、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,也可能是水储留的另一个原因。由于水钠潴留,组织水肿,体重就会异常增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