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置血管是一种罕见的产科疾病,表现为妊娠中晚期无痛性的阴道出血,易误诊为前置胎盘或胎盘早剥而延误处理使胎儿死亡。
前置血管是一种十分少见的产科疾病。其表现为妊娠中、晚期无痛性的阴道出血,易误诊为前置胎盘或胎盘早剥,导致延误处理而使胎儿死亡。
正常情况下,脐带直接附着于胎盘中心或偏心部位。大约有 1% 的单胎妊娠, 脐带附着在胎盘旁的胎膜上, 部分脐血管穿行于胎膜和羊膜之间, 即为脐带帆状附着。与正常脐血管不同, 帆状附着的脐血管表面缺乏华通氏胶, 仅包裹着一层羊膜, 又得不到胎盘的保护, 因此容易受压或破裂。如果这些“裸露”的血管位于胎儿先露部前和从宫颈内口之前经过时, 就是前置血管( vasa previa) 。
这种疾病最早是在1831 年由benckiser正式报道的, 至今仍有文献将其称作 benckiser 氏出血。根据形成原因的不同, 前置血管可分成两型: 1 型是由于脐带帆状附着所致, 2 型是指在双叶胎盘或副胎盘的情况下, 部分血管走行于 2 个分离的胎盘叶之间。
前置血管的典型症状是妊娠晚期无痛性的阴道流血, 多发生于胎膜破裂后, 可被误认为前置胎盘。
由于前置血管破裂时的出血完全是胎儿血, 因此少量出血就可能导致胎儿窘迫, 发生胎心率的改变, 有时胎心率可呈正弦波型。如一次出血量多, 或不及时处理, 围生儿死亡率很高。
前置血管的破裂也可发生于胎膜破裂前, 或者胎膜破裂当时并未涉及前置血管, 流出清澈的羊水, 但随着胎膜裂口的增大而使临近的血管破裂, 可发生出血和紧随其后的胎心率改变。
胎心率的变化与破裂血管的大小和出血量有关, 如为小支静脉破裂, 血凝块可堵住破裂口, 出血暂时停止, 但之后可再次出血。由于足月妊娠时胎儿的循环血容量仅约 250 ml,因此当失血超过 50 ml( 相当于 20% ~ 30%) 时, 胎儿即可发生失血性休克。
胎心率改变并不是前置血管的特异性变化,但它的出现,应使产科医师考虑到前置血管的可能性,应尽快地做出诊断,立即处理。